到大陸工作二年, 比較多的感受是大陸的物價有相當幅度的上漲, 過去到超市買日用品和食物, 大約30-50元人民幣就可以買一大包, 但是現在若要買類似的量, 都得花上100元左右, 讓我開始在懷疑以前使用的一個簡單公式是否還能適用, 這個公式就是加一個零, 如果某個商品的人民幣訂價是10元, 加一個零變成100元, 若這個東西要是在台灣要價100元台幣是可接受的, 這東西就算不貴, 可是當大陸物價上漲, 這個東西會變得讓我覺得只值台幣60-70元, 卻要10元人民幣, 就覺得不划算。
但是這次返台休假, 我才發現, 原來台幣的購買力也在快速下降, 原來我覺得只值60-70元台幣的東西, 現在也一樣要價100元台幣了, 換言之, 兩岸的貨幣購買力是同步在下降的, 所以比例還是相同, 隨便買個小吃或小商品, 二年前我離開台灣時, 都只要大約35元的, 現在都要50元, 全家人吃一頓飯, 原來六七百元可以搞定的, 現在得花掉1000元, 整個的感覺起來, 二年以來物價的上升大約是在20-30%左右。
這讓我不禁想到, 我在三年前僱用一個大學畢業生, 薪資大約是25000元, 而目前的行情好像更低, 一個碩士生大約是34000, 現在也只低不高, 但是生活物價卻高了二到三成, 等於名目工資未增, 實質工資則大幅縮水, 25000元只相當於三年前的19000元, 這樣的薪資要如何維持生活呢? 而大陸的年輕人, 三年前大學剛畢業可以拿到1200, 而三年後則提升到1600元, 名目工資還是有上升的, 因此實質的生活大致是可以維持住的, 雖然還是比不上台灣的工資水平(以購買力來看相當于在台灣以16000的月工資來生活), 但是照這樣下去, 很可能再過不久, 台灣的年輕人就不再會介意到大陸來找大陸年輕人的工作了, 因為生活的品質已經快要接近了。
至于我們這些台勞主管級的薪水, 現在也有名目薪資跟不上物價, 導致實質工資縮水的情況, 但是還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之內, 只能繼續努力賺錢和存錢, 能保住現有的工作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