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我唸小學的成績還可以, 但是完全沒有上課的印象.都是下課在校園玩的印象. 閱讀全文〈唸北師附小的回憶-校園〉
Category: 人生平行線
唸北師附小的回憶-上學
當年台北市公車尚未聯營, 所以坐公車上學必須申請各間公車公司的學生卡式票.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車票護套, 有一個鉚釘, 設計有點像瑞士刀,可以拉出你要坐的票讓車掌小姐剪票. 一格好像五毛錢吧.(後來五年級唸西門國小時, 公車已經聯營, 所以就只有一張票)。
不過我因為年紀小, 其實擠不太上公車, 所以早起一點就會走路.一張卡式票可以用一整個學期.都市小孩走這一趟上學的路其實是很好玩的…
我長大了做什麼?
這種新聞每隔幾年就會回娘家, 不用太介意了.要論資優教育或這些人長大做什麼, 這裡大概不會有人資格比我老。因為我是民國62年第一屆的小學資優班.民國63年就上過報, 還被台視新聞做專訪。
資優生 長大做什麼?
每隔幾年就會有這種新聞評論. 反正也就是那幾個樣板人物會被記得, 像楊柏因, 于如岡等.
楊柏因如果不是因為有個數學教授老爸, 恐也難成新聞人物.
72年于如岡以科學展覽保送那一年, 我也同期參加科展, 因此在會場有過短暫的互動, 其實當年就看得出他是那種典型的學者型, 不擅言語但是思考深刻的人物, 和我這種社交型的不太一樣. 不過我是民國62年就以第一屆資優小學生也被關心過, 可以說早了至少10年. 當然因為我現在的發展也只普普而已. 就不用再提當年勇了.
學生會中的國民黨黨產
在自由之愛運動後, 李煥和孫震決定讓國民黨校園黨部退出台大行政大樓, 以避免繼續遭受反對運動學生的攻擊。這裡有一件有趣的小事值得一記。
由於行政大樓的國民黨辦公室中有些辦公設備並非校產, (當然就應該算是黨產囉)..因此就被此棄置在走廊外面了一段時間, 後來不知何故, 有一個大檔案櫃居然被搬到活動中心裡的代聯會辦公室使用, 因為時間上是陳志柔擔任代聯會主席, 所以我並不清楚是誰撿回去的, 不過大概不會是周志偉作的, 因為我當時還沒有看到, 但可以肯定的是, 那個檔案櫃一直到我唸博士班時都還在學生會中服役, 大家也都把它當成會產, 或許只有少數人知道, 那個櫃子曾經是國民黨的黨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