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行業, 從學校到企業, 從政府到軍隊, 只要是人的組織, 就一定有頭銜這回事,為了讓人們可以循序地按階梯往上攀爬, (據說這種設計早在幾千年前的聖經中就有了, 連天使們都分階分等, 最高級別的叫做天使長…)。各個行業領域的差別通常比較大, 但如果是同一個行業, 一般都可以形成一個大同小異的規則, 但是往往這些小差異, 也會造成不小的影響。
以軍隊來說, 士兵以上是士官, 士官上去是士官長, 然後是兵頭官尾-准尉, 專門設給不能當軍官的資深士官長, 然後是尉官, 校官, 將官, 有三級制(少, 中, 上), 也有四級制(少, 中, 上, 大), 校官轉成將官中間可能也有准將一階, 三星上將以上, 可以是四星上將, 五星上將, 或者稱為大將, 元帥。因為軍隊階級制度嚴明, 歷經世界大戰後, 各國體制也相通, 所以簡短幾句就可以說清。
學校教員的頭銜排序也是簡單的, 助教以上是講師, 講師以上是教授級別, 台灣這幾年因為人才過剩, 所以由二級制改成三級制(助理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多了助理教授一級, 再往上就是榮譽性質的稱號, 如講座教授, 名譽教授等。
我個人的情況比較特殊, 因為唸書花的時間比較多, 所以職場年資只能算是中階主管, 但是年齡卻不是太小了, 很多同年齡較早出社會的同學都已做到副總經理甚至總經理職務, 而公司也偏向讓我做些高階主管才適合承擔的任務, 可是當一論起頭銜時, 又覺得我的職場年資和歷練好像又不太夠, 所以又認為我不太適合拿太高的頭銜, 所以也就一直都以低階的身份做較高階的工作, 總覺得有些吃了悶虧。偶而也覺得好像越活越回頭,年輕時做過的事甚至比年長以後要更重大。真不知這是幸或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