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很多人都這樣做。而且不同機場的接機者都不約而同的採取這種做法。
主要是近幾年大陸的機場擴建很快, 所以多數的新建機場航站大樓, 採取的都是同一套動線, 建築也很相似, 都是單側出入, 另一側則是登機閘口。當旅客出發去搭機時, CHECK-IN辦票手續是在二樓, 開車送機的人可以從一條環形的車道繞上二樓大廳入口, 然後很快的離開, 而到站的旅客則是在一樓提取行李, 然後離開機場, 由於接機的人往往必須提早到機場等候, 有時甚至互不相識(舉牌接機), 所以抵達出口的外面依序是計程車排班處, 機場大巴士的候車處 (剛好在出境大廳車道的下方), 走出去才是接機者使用的收費停車場。
這種設計雖然也有其合理性, 但是沒有考慮到旅客要走大約100公尺才能走到停車場, 而且如果遇到下雨天, 就更不方便。(更大的機場如北京首都機場有室內停車場, 但多數的省級機場都是室外停車區)。對行李不多, 可以即停即走的商務旅客, 或是接機者和旅客本來就認識, 不需要接機者到出口等候的, 花費的時間成本高了些。
於是, 很多接機者就想到可以利用出發送機車道, 當行李不多的旅客抵達時, 可以直接開車上二樓的出發口, 然後撥個電話給接機者, 接機者就開車上來, 上了車就可以走, 雖然有一點不符合設計者的思路, 但是可以省去停車費用, 以及走到停車場的時間, 不失為一個比較有效率的好方法。只不過不能在出發車道上等候太久, 不然會被機場交通疏導人員驅趕。
所以現在我出差回來, 公司的公務車司機都會用這一招, 很快就可以接到我, 而最近我到外地去, 接機的朋友也都這樣做, 看來聰明的中國人, 都能不約而同的找到最恰當的解決之道。
在咱們這兒是吃罰單一張……
主要是为省停车钱:接机的都已交了高速公路费,进城费,机场建设费,末了还要交过道费,太黑了!
此樹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由此过,留下买路财…
在深圳機場,這樣的方法也很容易吃到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