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蘇仲卿老師的回憶錄

昨天去逛書店, 無意間看到台大出版的一本書-從帝大到台大,裡面是好幾位當年在日治末期和光復初期就讀台大的人士的回憶記述,翻了一下內容,剛好就看到蘇仲卿老師寫台大農化系往事的一篇文章。本來只是好奇,可是看著看著竟然出了一身冷汗,蠻Shock的。因為老師記述的太過寫實,所以裡面對系上其他老師的臧否之辭也非常明確,肯定者有之,有不滿者也並不保留。

雖然蘇老師提到的人物多已作古,我其實對那些位祖師輩老師的生平行誼並不太熟悉,但身為徒孫輩的我們,基本上我們看這些老師絕對不會從批評的立場出發,我們自己的老師也不會太多提這類事情,驟然看到這樣的記述,感受實在怪怪的。

真要說起來,倒有點像是笑傲江湖的令狐沖分別聽到岳不群和風清揚談華山派多年前的氣宗和劍宗之爭,一時間實在無法分辨和想像當年的情景。

基本上台大農化系因為是傳統日式的師徒制路線,所以真的有一點像是某一個江湖門派,上上下下都可以牽出師承關係,而我在農化系的那十年,剛好是承先啟後的年代,簡單來說,我把老師們分成以下幾個世代,大約每15~20年可以算一個世代:

第零代的老師,在台灣光復以前就已經學成,並在光復初期擔任系上的主力教職,如陳振鐸老師,彭濟生老師,陳玉麟老師,劉伯東老師,何芳垓老師,楊祖馨老師等,活躍於民國40~50年代。在這些老師之前,就是日本籍的教授,暫時不列入世代計算。

第一代的老師,大約在台灣光復前後進入農化系就讀,多半在畢業後留校擔任助教,然後繼續進修或升等,在民國50~60年代成為主力教授,如王西華老師,蘇仲卿老師,蘇遠志老師,張為憲老師,蔡玉吉老師等。他們在系上服務的時間最久。

第二代的老師,則是第一代老師的前期門生,大約在民國40~50年代就讀農化系,然後在民國60~70年代回學校服務,在民國80年代成為主力教授,如劉文雄老師,蔡錫舜老師,李敏雄老師,李平篤老師,丁一倪老師,宋賢一老師等。他們在最近,也就是民國90年代中期陸續退休。

第三代的老師,是第一代老師的後期門生,大約在民國60年代就讀農化系,在民國70年代回來服務,現在是系上的主力教授,在我當大學部學生時,他們很多都還是助教或講師,或是剛剛學成返國的新進教授。如潘子明老師,莊榮輝老師,何聖賓老師,黃青真老師,林璧鳳老師,蕭寧馨老師,劉俊民老師,賴朝明老師,陳建源老師,許瑞祥老師等。

第四代的老師,已經是我的前後期同學輩了,多半是第一代老師的關門弟子,或第二代老師的門生,如李昆達老師,楊健志老師,賴喜美老師,顏瑞泓老師,蘇南維老師等。

想想自己離進入農化系也有二十年的時間,其實如果我也寫起我的回憶記述,可能也會讓一些後期的學弟妹感到震驚哦~因為我們這一班,大學還有上到第零代老師的課,主要受業於第一代老師,跟第二代老師作論文研究,也受第三代老師的協助,自己則是第四代,所以可以說是跨越四個世代,再晚一點的學弟妹,就都沒有機會上到第零代老師的課。

有空會試著寫看看。

分類: 人間交叉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在〈閱讀蘇仲卿老師的回憶錄〉中有 3 則留言

  1. AC49表示:

    學長好…
    我是農化B95的學弟。
    其實滿早以前就因為收尋學生自治的文章連到這個BLOG,不時來看一下文章。
    李敏雄老師和丁一倪老師上學期和去年退休了,李平篤老師還在教我們生化。何聖賓也退休了。
    很喜歡學長寫的有關過往故事的文章,之前看到學長名子名列學代會與學生法官頗感驚訝。多看了文章後才慢慢知道更多故事。
    🙂

  2. AC49表示:

    剛剛忘記說,那本回憶錄中,說農化新館是海砂屋,看了還真是覺得怕怕的XD。
    不過新館在分系後,師生間和生技系的一些摩差與誤會,也間接不斷出現了。

  3. 老學長表示:

    乾亨老闆, 資深老師們人數也不多, 想辦法補齊一下啦.. 像張仲民老師, 洪崑煌老師, 林鴻淇老師, 張則周老師, 楊盛行老師, 王一雄老師,及英年早逝的李門輝老師, 蔡錫舜老師.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