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羽絨服被爆羽絨含量與標示不符

這是這幾天消基會爆出的消費新聞[羽絨被衣六成五減料], 批評多數知名和不知名品牌的產品羽絨含量不足, 而業者也立即出面反駁澄清[羽絨衣65%減料?業者喊冤], 稱消基會沒有搞清楚相關的標示規定, 以致於誤傷忠良, 這種事情其實在媒體上並不少見, 基本上消費者團體維護消費者權益是對的, 但是一定要很小心查證, 以免出現錯誤, 而媒體也要對相關的報導採取同樣的謹慎態度, 因為隔行如隔山, 加上又有一些學者在被採訪時, 並不見得都能在短時間的發言中深入核心, 因此出錯或誤會的機會就很大。

雖說標示和實質的問題是一個廠商善盡對消費者告知的責任, 不過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 在台灣賣的一般款羽絨服基本上保暖度是不太足夠的(當然, 部分專做登山防寒設備的正規廠商應該要除外)…

道理很簡單, 在台灣除了少數的高山地區, 其實根本沒有穿上羽絨服的必要, 想想最低氣溫也不過就是攝氏十度左右, 跟中國大陸的北方動不動就零度以下比起來可差得遠呢, 當初到這裡工作, 很多同事都說, 禦寒衣物不要在台灣買, 一定要在本地買, 因為這可是有凍死人的風險, 本地廠商絕對不敢偷工減料, 我在這裡隨便買70%羽絨含量的特價品(只賣129-199元rmb), 拿回台灣給爸媽穿, 他們沒幾分鐘就都穿出一身大汗, 因為實在太保暖了, 而台灣標示FTC50/50羽絨的產品(我買的是某香港名牌, 要價3000多台幣), 當時穿覺得暖得不得了, 但拿到這裡穿就覺得寒氣會一陣一陣透進來, 完全擋不住, (讓我想到孝子閔子騫), 而我在當地買的80%羽絨衣, 在這裡完全可以抵得住零下十幾度的低溫, 而且價格大約才299-430rmb左右。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 買羽絨衣基本上是要穿來防寒的, 除了上合歡山玉山, 台灣的平地其實也用不著[真正100%的]羽絨衣, 廠商或許是為了行銷的目的而有虛標的行為, 若是你真的介意的話, 還是託人從寒帶地區買回來比較實在, 然後你就會跟我老爸老媽一樣, 被那件70%羽絨衣搞得很困擾, 因為太保暖了, 實在找不到什麼時機穿它。  

分類: 中國經驗談, 與聞天下事, 點滴流水帳。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