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學位學歷因為普設大學研究所而嚴重貶值,所以社會上開始有很多人努力去考一些證照來強化自己的競爭力,不過台灣人對於證和照兩者的分野一直沒有很明確,所以我試著用英文解說一下,可能比較清楚。
所謂的證,英文叫做Certificate,指的是具有某種能力的證明,例如學位文憑其實也算是一種證,某些金融能力證書或是資訊證書,甚至如語文能力證書,如全民英檢證書,高考及格證書,營養師或醫師考試及格證書等,都是這一類。
所謂的照,英文叫做Licence,指的是政府或有公權力的機構所核發,准許有某個能力的人執行特定的工作,例如說駕駛執照,營養師或醫師執業執照等。
不過也有介於兩者定位之間的灰色地帶,如技術士證書,基本上是一種能力證明,但當某些法規有規定時,它就兼有執業執照的性質,又如大學教師證書,基本上應該是一種執業執照,但是如果沒有學校聘用你,它又似乎只能算是一種能力證明。
證照的公信力,其實要看發證單位的嚴謹度,大學畢業證書本來應該是很有公信力的,要拿這張證書,至少必須要修滿128個學分及格,碩博士學位更是需要產出一本具有相當原創性的論文。它之所以貶值,除了因為數量太大之外,現在的大學生究竟有沒有在求學期間受到教授嚴格的考核與教育,其實也不無疑問。
有些民間機構也自行創設證照,如品質學會發的品保工程師證照,就相當具備公信力,但是要達到Licence的水準,則可能需要再假以時日才行。